close

現代設計作品一件:

Bauhaus 包浩私新校舍




形的感受:
簡單形式,拒絕裝飾,以玻璃、鋼鐵和水泥作為首選材料,建築上暴露材料和結構

 

色彩的感受:
外型上色彩單一,唯有樓梯間採用大面積彩度極高的原色,來凸顯意象。

紋感:
平扁式,幾乎無裝飾

量感:
包浩斯校舍,使用最基本的方形來構成一個大量體,但卻不是完全實牆的包覆,利用大面的透明材質,來減輕沉重感,讓整個建築物看起來有量感,又不失特色。

統一:
將複雜的立面分割,以相同性質的材料、比例等等做統一的變化,視覺效果才不至於凌亂。

平衡:
整棟建築利用垂直水平的構成,達到平衡感。

韻律:
大量開窗的建築立面,窗戶呈等聚離重複出現,形成規律性美感。

 

後現代設計作品一件:

Daniel Linbeskind-  "The Jewish Museum Berlin"

丹尼爾‧李伯斯金-柏林猶太博物館







空間感:
空間感依存於窄高的空間,與交織錯位的水泥樑,透出強烈的對比。建築師將空間壓縮後又擴張,程序很傳統,效果卻顯著,但李伯斯金只讓空間向上擴張,和地下軸線一樣狹窄的樓梯被兩面牆擠壓,而支撐結構的混凝土大樑,似乎在奮力撐開樓梯間。


敘事感:
透過一張張臉譜踩在角底下,述說大屠殺數以千萬計的生命感傷。讓人不禁想像當時恐怖的情景。

  


超現實感:
這裡稱為流亡花園,這是一座懸空式花園,可能隱喻了巴比倫的流亡,但這些種在49 跟混凝土柱中的樹,也代表了離鄉背井的意象。流亡如同失去定位,這個花園像ㄧ座傾柱迷宮,會讓人失去平衡到暈眩的地步。花園是一個正方形,是博物館唯一所有角度都為直角的地方,但建築師將一角往下壓,創造出十度的傾斜,走在柱列中時,每當改變方向傾斜面也會隨之改變。如同大屠殺塔花園也是封閉的,和表面所見不同,好似城堡護城河的溝渠將花園與外
界完全隔絕,能夠抵達戶外只是一種錯覺。流亡也是一種囚禁,返回地下軸線是唯一的出路。



調性:
以傷痕似切割空間,使得空間以及建築立面充滿尖銳的圖像。並運用黑灰白以及金屬等冰冷媒材,來體現猶太大屠殺的詭譎感。讓整體建築反映出猶太大屠殺的冰冷、恐懼氣氛。


比喻:
承認猶太人大屠殺的這段歷史,並在建築中體現它取名為”Between the lines”的構想,展現了兩條截然不同的”線”( 民族) 之間的衝突與融合,被視為解構主義之經典作,將音樂、哲學等等相關經驗引入了建築設計之中。
1. 被壓扁的六芒星圖形
2 班雅明的著作”單行道”的啟發
3 荀白克的歌劇”摩西與亞倫”, 第二幕就嘎然而止的音樂


裝飾:
帶有象徵意涵,又如同裝飾性的外牆設計。槽口、切口、疤痕,這些建築物的開口和其他古典或現代的建築結構系統截然不同,來自於兩種邏輯交疊,首先是頂樓辦公室和服務空間的功能邏輯,建築師為這些空間開鑿單純的窗戶,即便這些窗戶的形狀如此特殊,以致必須請擋風玻璃製造商建造。但刻劃在建築主體上的直線開口就與建築邏輯完全無關,李伯斯金在柏林地圖上畫線,連接所有德國猶太教代表人物真正或虛構的地址,他將連起的線條投射到建築量體上,刻意創造出完全隨機的圖案。

 

 
文脈:
李伯斯金說:"這並非是位於柏林要建博物館的一塊土地,因為猶太歷史埋於地下,但覺對比我們行走的地面還要深幾公分。因此不用到圖書館研究這個案子,也不須拍照決定方位,因為博物館的精神已被定位。首先是對全世界而言歐洲猶太人遭滅絕的悲劇,接著是遺留在這城市受難者的名字和地址,那些受難者並非只是名單上的一串號碼,即使他們已不在,精神卻永存且不斷在此縈繞。"
李伯斯金基於不破壞原先的猶太博物館前提之下設計,新館設計固然重要,但開發要重視的不只是新建建築體本身,更要體察與環境紋理的銜接。因此,李伯斯金將新館設計的與舊館相同,並將入口設置在舊館之內,亦是象徵德國和猶太歷史交錯,皆是不容忽視的。

台灣本土作品:

林淵源-  "T House"





形的感受:
兩側量體因應基地高程而呈上揚造型

色彩感受:
用色上以自然色系的木材原色為主

質感:
木頭與水泥的材料使用

量感:
外觀上看似三塊量體做連接

統一:
將外觀的材質,以相同性質的材料、色彩等等統一,視覺效果才不至於凌亂。

平衡:
中間下凹,兩側上楊的平衡形態,使得位居山中的不平基地下,仍十分穩定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b10233319 齊偉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